登录/注册 搜索

龙头游戏

发布时间:2021-01-28 00:00:00| 作者:

    2018年6月,在安图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中表演的”龙头游戏“.jpg

          “龙头游戏”源于朝鲜族的正月十五民俗游戏“车战”,是可以与“朝鲜族拔草龙”相提并论的大型求福禳灾仪式,它包含了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

          据传,车战游戏的产生与10世纪上半期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和后百济之间的一场战争有关。《三国史记》卷十二《新罗本纪·敬顺王·四年一月》中记载,公元930年,高丽太祖王建在古昌郡瓶山一带与后百济的统治者甄萱进行了一场大战。当时古昌的城主金宣平、守令权幸、豪族张吉用自制的战车击败了后百济的军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机智勇猛的三位将军,开始在新年初广泛开展车战游戏。

          不同地区的“车战”有不同的游戏方式。从《东国岁时记·正月·上元》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在朝鲜半岛江原道的春川地区和京畿道的加平地区盛行的是用单轮推车相互碰撞并向前推挤的“轺轩游戏”,这可能是车战游戏的原初形态,而在庆尚道安东地区流传下来的是,用粗长的“X”型木头架子相互碰撞并往下压,或把站在架子上的“将军”拉下来的游戏方式。当时人们常常认为,在车战游戏中取得胜利一方必能迎来大丰收,因为只有具备旺盛的斗志和充沛的体力才能顺利完成农活。

          上世纪20年代,车战游戏传入中国,主要在安图县广泛普及和传承。1987年7月,安图县明月镇新屯村(原长兴乡新屯村)的村民们参加全国青年运动大会并表演了车战游戏,赢得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表演的车战游戏,在道具上增加了“牛头”,以表示农民们对丰收的祈愿,从此游戏名称也被改为“牛头游戏”,这与朝鲜半岛庆尚南道灵山一带的“木牛战”有一定的相似性。后来游戏又使用了“龙头”道具,并把名称定为“龙头游戏”。

    “龙头游戏”代表性传承人金昌男在制作“龙头游戏”道具.jpg

          安图县的“龙头游戏”相比传统的车战游戏,在比赛方式上稍有变化。在游戏过程中,村民们举着印有“战必胜”、“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彩旗,在兴致勃勃的农乐声中载歌载舞,为己方队伍呐喊助威。比赛双方首先把龙头架子相碰,并围绕中心向左右各环转三圈,然后在“将军”的指挥下,通过不断地前进、后退和左右回转,竭尽全力抢夺对方的“龙头”。取得胜利的一方怀着喜悦之情把草鞋抛向空中,并边唱歌边跳舞绕场一周。

          从民俗学的角度上看,与其它朝鲜族传统游艺一样,“龙头游戏”是一种祈求连年丰收和村落平安的信仰活动。古代朝鲜族人民认为,人的“生产能力”和农作物的繁殖能力是人们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人们常常通过富有巫俗色彩的“两性结合式游戏”来表达对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崇拜以及对丰饶多产的祈愿,这种古老的文化心理切实体现在“龙头游戏”之中。“龙头游戏”中的两支队伍分别代表“东部”和“西部”,由于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山,所以“东部”表示“阳”,即代表男性,而“西部”表示“阴”,即代表女性。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女性”一方取得胜利,才能迎来丰收平安。这是对“女根的阴气”吸收“男根的阳气”后孕育新生命这一观念的象征化和符号化。比赛队伍也可以分成“青方”和“红方”,“青方”代表“天”,“红方”代表“地”,双方的“交战”过程表现的是在生产生活中“天时”和“地利”的融合,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阴”和“阳”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由此可以判断,“龙头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农耕文化的影响,与“朝鲜族拔草龙”一样,是“地母信仰”和“祈丰祭仪行为”的具体体现。

          “龙头游戏”的核心理念是“大同”,它以“平等”与“和谐”为价值导向。通过“龙头游戏”,人们可以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实现“天”、“地”、“人”的统一,进一步加强共同体意识。“龙头游戏”有利于强化民众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它表现出朝鲜族人民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2016年2月,“龙头游戏”参加“欢天喜地闹元宵”秧歌民俗舞大赛.jpg


推荐视频